借鑒時間管理理論,四象限法則是時間管理理論的一個重要觀念,可以做到未雨綢繆,防患于未然。考研備考期間,大家可以采用這種方法,即把學習按照重要和緊急兩個維度進行劃分,形成四個“象限”:緊急又重要、重要但不緊急、緊急但不重要、不緊急也不重要。利用這個法則管理時間,備考其實可以變得充實而高效。
一、緊急又重要
這類事件主要考驗大家的經驗和判斷力,因為它的執行權重高,基本需要去立即執行。這個時候各位一定要拋棄拖延癥,因為一旦把重要的事一拖再拖或準備不足,就會出現火燒眉毛的局面。其實,本質上來講,該象限的存在,多半是因為缺乏有效的做事計劃,導致本處于“重要但不緊急”第二象限的事情權重上升,轉化至此。這也是傳統思維狀態下的備考人的通常狀況,就是“忙”。
給大家的建議是,處于這一象限的事,如果對你的備考幫助不大,建議快刀斬亂麻,火速解決,以留出更多的時間給第二象限。
二:重要但不緊急
這個象限的事件應該是最常見的,包括備考計劃也是如此,因為它允許了更長時間成本的存在。這類事情最大的特點在于不會對我們造成催促力量,需要大家主動去做,因此這也算考驗著個人的意志力和計劃執行力。正如上面我們提到的,一旦這個象限里的事情處置不當,第一象限的事件就會迅速擴張,此時的我們會感到“壓力山大”,結果就是為了了事,疲于應付。相反,如果大家多投入一些時間在這,做好每件事的規劃、準備與預防措施,那么我們每天不僅可以保證備考時間,還能留出充裕的自我放松、休息的時間。
建議大家把每天80%的精力投入到該象限,這樣可以讓第一象限的急事越來越少。此外,日常的瑣碎時間也必須放入此象限中,像記公式、背概念這種事根本無需放到整塊時間里解決,走路、等車甚至如廁的時間完成即可。
需要說明的是,既然是利用零碎時間,那么計劃千萬別太滿,否則會適得其反,變成一堆“爛尾”事件。大家可以將零碎的總時間統計一下,再按照這個總時間,安排相當于相同的整塊時間一半甚至三分之一數量的任務。因為畢竟時間零碎,下一秒就可能有突發狀況出現,所以要留出一定的機動時間。
三、緊急但不重要的事
就像是突然接到電話、突然有客人來訪等情況,表面看起來,這些都似乎在第一象限,因為事情一旦迫切發生,就會讓人有種“這件事很重要”的錯覺。實際上,就算重要也是對別人而言。大家花很多時間在這個里面打轉,自以為是在第一象限,其實不過是在滿足別人的期望與標準。建議各位一定要壓縮和控制用在這一象限的時間。
怎樣控制呢?最好的方法是養成有規律的時間表。可以將每天的日程按照時間節點擬一個“作息一覽表”,貼在一個醒目的地方,以便進行自我暗示。在屬于復習看書的時間點內,盡量不讓自己被外事打擾,碰到來電,如果沒有特別緊急的事情,可以跟對方說稍后聯系。當然,這是為了備考才實行的看似苛刻的要求,所以要多向別人表示歉意,讓別人知道你是因為在復習備考時間緊張才如此,免得引起不必要的誤會。等每日的復習計劃完成,到了休息時間,再去好好的聯系朋友。
四、不緊急也不重要的事
這類事件包括上網看一些令人上癮的小說以及滿屏的綜藝節目等。大家在進行時間管理時,針對這個象限,可能也常常告誡自己“不要做這些事”,實際上,我們往往在一、三象限來回奔忙,有時也需要在第四象限調整好狀態再出發。雖然這類事件不一定都是休閑活動,但是像閱讀令人上癮的小說、觀看綜藝節目等是很容易超時的,也許不知不覺間,已經是好幾個小時過去了,這將直接導致今天的計劃拖到了明天,明天的計劃也開始順延,一個惡性循環就這么開始了。因此建議大家每天用一小時左右的固定時間來進行一下放松,放松的方式可以是有氧運動、玩樂器、聽音樂、跟朋友聊天等“沒有下文”的活動,盡量不要是打游戲、打撲克、看電視連續劇這樣短時間內解決不好或者容易上癮的內容。
說了這么多,希望大家在接下來的備考中,抓緊指縫的時間,讓夢想一次就成真。
Copyright? 2009-2020 北京學之府教育科技有限責任公司 (xuef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