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摘要】
作為老師,對于高分學員自然是無比青睞的。高分具有一定的偶然性,但是大部分還是屬于必然事件,主要還看學員平時積累如何,是否具備堅定的考研信念、扎實的學習態(tài)度和良好的心理素質,是否有足夠的閱歷和見識、足夠的題型。2017屆我班兩名學員樓某某和李某某分別取得了424和414分的高分,在校區(qū)排名分別是第一和第二。回顧總結他們在學府一年半的學習、選擇和決定,我清楚知道為什么他們能有今天的成績。因為他們身上具備高分學員品質,雖然他們都是一本院校的學生,但是這些品質成就了他們。通過對學員的平日學習、作業(yè)情況,尤其是考試成績進行追蹤分析,將這些共性的品質進行歸納總結,試圖提出學生管理的重要把控方向,并在此基礎上,在督促A+類學生或其他學員的方法上給予更多適合他們的建議。
【案例背景】
在我進入教育培訓行業(yè)學管師崗位的一年半以來,我一直采取的是分類管理模式,從報名之初根據(jù)學員的英語四六級水平、大學數(shù)學期末考試成績和專業(yè)課排名將學生初步分類成A、B、C類,到基礎、強化階段根據(jù)學員的學習態(tài)度和學習成績進一步動態(tài)維護,以及到模考沖刺階段根據(jù)分類進行個性化的補差,我一直思考一個問題:哪一類學生的管理最體現(xiàn)我們的學生管理水平呢?如果考察的是上線率,當然關鍵在于對C類學生的督促。畢竟一個水桶無論有多高,它盛水的高度都取決于其中最低的那塊木板。若要使此木桶盛水量增加,只有換掉短板或將其加長才行。如果考察的是高分,毋庸置疑在于對A類學生的督促。但是,就成績本身而言,265分的國家線并不難,而要在高分上繼續(xù)拔高,追求400+卻是每提高1分都難于登天。因此,我認為A類學員尤其是A+類學員的督促和管理更具有難度,要求我們在管理上做的更細致,更到位。通過本文對A+類學員的分析總結并提出相應的管理建議和思路,不僅適用于A類學生,同樣適用于其他學員。
不同的學員,有不同的學習方法,但不變的是在考研中的堅持和努力。希望大家能夠通過上述列舉的案例,找到自己努力的目標和方向。
Copyright? 2009-2020 北京學之府教育科技有限責任公司 (xuef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