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與導師之間的關系,可以說是個千古難題,可以說,不但學生感到頭疼,老師也感到頭疼。稍微處理不好,雙方都會受到傷害。從去年到今年出現的類似案例真是不少啊。
我稍微舉幾個例子,你們都應該還記得,比如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的某導師性侵女學生被舉報;南昌大學的某女生舉報某教師長期對她進行性侵;西安交通大學的某博士生跳河結束自己的生命,后來調查這個事情發現可能和他的導師有千絲萬縷的關系。
這樣的例子其實有很多,我剛剛舉的例子只是擺在了明面上,大家拿出來討論了,沒有拿出來討論的,其實非常多。
為什么研究生和導師之間容易出現這么多問題?
其實很好理解,那是因為絕大多數研究生都認為與導師之間的關系是不對等的。假如你是研究生,你的任務是學習,而導師要對你的的學習負責,他是你在這個學校里唯一一個監督人,你的很多重大的決定都需要他簽字蓋章的。
就拿你畢業這件事來說,沒有他最后簽字同意你畢業,你真就畢不了業,所以學生就不自覺地在這段關系中就處于一種被動狀態。
你不要覺得研究生在導師與學生這段關系中處于相對的弱勢,導師處于相對優勢就不會受到傷害。不是的,導師也會受到傷害。
我舉個簡單的例子,如果一個老師,他手底下有一個不靠譜的學生,向來都是獨來獨往,從來不和老師溝通,明天畢業論文就要拿出去外審了,今天晚上和導師說把論文讓導師看一下,你說導師該怎么辦?
如果不幫你看吧,總不能眼睜睜看著你不畢業;幫你看吧,可能要因為你的論文熬一個通宵,就算幫你看完了這個論文,第二天要送審,你也沒有時間去改,如果論文的問題不大還好,一旦論文中出現了致命的問題,不但影響你畢業,還影響導師后面的招生計劃,這個責任算誰的?
那什么樣的師生關系才是比較良好的師生關系呢?其實,真正良好的師生關系是一種互利互惠的合作關系。師生之間能夠彼此提供各自的價值。
我們先說導師給學生提供的價值。導師是學生學術路上的引路人,尤其是對于碩士生而言,可以說是為他們打開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門。他們做學術的態度,他們的為人處事方法以及他們聰慧的思維方式都會影響著我們以后的學習工作生活。
就我個人而言,這一點的體會是非常深刻的,我的導師在論文寫作方面是非常厲害的,措辭非常嚴謹,思維非常縝密,可以說是對自己要求非常嚴格的一位老師。這對我的影響非常大,直到現在還是以他的那一套標準來嚴格的要求自己。
但是要注意的是,我剛剛說的這一套價值還不是導師能給你提供的最有用的價值。你的導師能給你提供最有用的價值是他的學術關系網。
我在之前的文章中講過,在學術圈子中,不論你在哪,都逃不過一張網,這張網叫學術關系網,這張網的節點越密,范圍越廣,對網中的任何一個個體幫助就越大。你如果和你導師建立了這么一張網絡,他的學術關系就可以為你所用,你就想去吧,這對你以后的學術生涯能有多大的幫助,這個價值很有可能是你無法想象的。
下面我們說一下學生對老師產生的價值。有人可能會問,學生能給老師帶來什么價值?其實學生能給老師帶來的價值也不容小覷。
首先我們從心理層面上來說,導師一旦培養出一個很優秀的學生,自己內心就會產生一種非常強的成就感,不要小瞧這樣的成就感,這是導師以后更好工作的一種激勵,因為已經有了成功的案例。
除了在心理層面上為導師提供價值之外,學生也是導師課題的重要參與者。你們想想看,是不是導師課題中很多實驗是由學生設計和參與的,可以說沒有這些學生,導師的課題就無法正常開展下去。
最后除了幫老師開展實驗,完成他的基金之外,很多學生在成果上也會給予老師非常大的幫助。
現在,回到我們今天的標題,導師什么時候開始放棄一位學生?其實這個問題的答案很明顯,用一句話來簡單說就是當這個學生自己放棄自己,從來沒有想過為老師提供任何價值的時候。
當一個學生主動放棄了自己,既不積極完成課題,也不積極完成老師布置的任務,更不積極提高自己的科研能力,做任何事情都是拖到最后一刻,從來沒有積極地主動向老師匯報自己的科研進展,能不見導師就不見導師,對導師敬而遠之,完全是自己一個人悶頭做。
這樣的學生你還指望導師能為他做什么呢?
我說一個身邊真實發生的案例。
有一位導師帶了兩個學生,有一年放寒假之前,導師把兩位學生叫到了辦公室,給他們布置了一個任務,這個任務是讓他們根據導師給他們的方向寫一篇小論文。
這位導師的目的是什么呢?難道真的是為了讓他們寫一篇質量比較好的論文嗎,根本不是,剛剛讀完研究生一年級,上學期沒有經歷過任何系統科學的論文寫作訓練,想讓他們寫出比較好的小論文是非常困難的,幾乎不可能。
導師這么做的根本原因是想看看這兩個學生靠不靠譜,自己布置的任務他們會不會努力去完成。
果然在第二年的春天開學之后,兩個學生的差距就體現出來了。一位學生,我們姑且稱他為A,認真完成了導師布置的論文,雖然論文的質量非常淺顯,但這都不是重點,重點是他是一個可靠的學生。
與他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另外一位學生,我們稱他為B,在匯報的時候,B向老師講了非常多的自己沒有寫這篇論文的理由,你們說老師會認真地去聽你的理由嗎?不會。在他的心目中對他們倆的初步判斷已經形成了了,A是一位可靠的學生,而B不是。
從此之后,這位導師遇到很多關于學術方面的任務都交給A去處理,因為他比較靠譜,并且帶了他很多篇SCI論文,最后還推薦他去讀了博士。那你們說這樣對B不是不公平嗎,也許他是一位學術能力非常強的學生呢。
事實上,從后面兩年半的學習過程中,我發現這位導師一開始對B的不靠譜初步印象是完全正確的,他是一個遇事從來沒有自己的主見,從來不會積極和老師探討問題,既不喜歡閱讀文獻,也不喜歡將自己的科研進展向老師匯報的學生,遇到麻煩的事情都是盡量向后推,不到萬不得已是不會去完成的。
最后,氣得他導師打電話說以后你畢不了業不要抱怨我,是你自己今天種下的因,造成了你可能畢不了業的果。
結果真的他最后差一點,畢不了業。
從這個真實的案例中,我們可以發現導師在對B一次次的失望之后,已經開始放棄他了。B本身又是一個需要老師在后面推著他學習的人,一旦沒有人再去推著他,整個學習狀態就崩潰了。
所以現在大家知道該如何經營導師與學生之間的關系了嗎?
重點詞就是合作。
Copyright? 2009-2020 北京學之府教育科技有限責任公司 (xuef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