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生為了參加2019年的考研,在備考期間對專業課的復習十分看重。因此,在復習時,考生也要留意最容易養成的兩個壞習慣,避免養成。既然說到了壞習慣,下面我們就來看下學府考研小編介紹的兩個考生最容易養成的壞習慣。
?邊讀邊記
很多小伙伴在剛開始著手準備時總喜歡邊讀邊記,邊讀邊記的初衷其實是為了聽到聲音加深印象,適用于背單詞,但是專業課這樣復習的壞處就是割裂了文章的文字和內容之間的關系。
更有甚者,除了邊讀邊記,還把背過的內容從頭到尾默寫一遍,這其實是在做無用功。試想一下,如果你對文章的內容并沒有了解清楚,硬著頭皮背下來,對我們的記憶并沒有多大用處。
當然,專業課的內容還需記憶的,但是不是以這種形式,時間長了,你會感覺相當枯燥,讀了后面會忘了前面,因此會出現開頭出現的窘境。而且,一旦出題老師換了一種提法,考生們依然不明白題目在說什么。除此之外,邊記邊背太浪費時間,假設一本專業課的教材300頁,兩周時間看完它算是快的,一個月也是很有可能的。
所以說,邊讀邊背用在專業課復習上確實是一種比較"笨"的方法,幫幫建議2019考研的小伙伴們最好還是不要采用這種方法。
?抄書
人人都知道在專業課的復習過程中,一份好的復習筆記能起到很大的積極作用。但是還是會有人把做筆記變成"抄書",而且這部分小伙伴還不算少數,這是很可怕的一件事。
因為說到底抄書和我們上面提到的邊讀邊背犯的是同一個錯誤,割裂了文字和內容之間的關系。筆記是一個引導我們復習的工具,是為了提高我們的復習效率而存在的,如果缺失了這項功能,那筆記還不如不做。
值得注意的是,一份優秀的復習筆記,邏輯框架是它的基礎,打開筆記能夠一眼看出整本書的框架結構和重點難點。做筆記的目的是為了讓我們把書讀薄,把書讀精,讓我們明白哪里是重點,而哪里又是我們的薄弱點。
我們是為了讀書才做筆記,而不是為了記筆記才讀書。
說到這里,2019考研的小伙伴又要開始抓頭了,哈哈!放下你的手,幫幫為你準備了幾個復習專業課的小技巧,為你助力考研!
•第一步,死扣課本,把"地基"打牢
九層之臺,起于累土。基礎階段考研黨要做的就是:熟讀書本,打牢基礎。在此階段,我們要做的不是搜刮考研"內部資料",也不是淘買各種"考研參考書",而是回歸考研指定教材,抓基礎。利用思維導圖,按章節把知識點串聯起來,以免沖刺階段實戰演練時,"地基"不牢,無法系統答題,研路行至中途,因前期粗制濫造而崩裂。
基礎階段,謹防兩種心理:一是自認專業基礎不錯的同學,直奔真題或拿模擬題練手;二是專業基礎一般或較差的同學,因考研時間緊湊與專業課內容繁復,于是越過基礎,直奔真題,認為通過做題復習,省時又全面。都忘記了"萬丈高樓平地起",歷來各種考試,復雜題型源于基礎演化,越是簡單的題目失分率越高。
•第二步,強化鞏固,搭建知識架構
讀書百遍其義自見。同樣是梳理知識點,基礎復習階段是把專業課書"讀厚",到了強化鞏固階段,則要把專業書"讀薄"。這個階段,我們可接觸考研真題,(至于擔心的"09年以后,教育部規定所有院校不能向外公布考卷"問題,可以去論壇搜索。)近10年考研專業課真題做參考,把知識點重新穿線,分出常考知識點、近3年考點、近5年不考知識點等,把必考點與不常考的點標記出來。
強化階段,規避兩點,文科生而言,還是根據考題研讀課本,劃分主次脈絡,做好筆記,為沖刺期復習提供借鑒;理工科要吃透知識點,還是要做題,每日必練,且做好錯題集,并利用綜合題編織知識網,總結做題技巧,考場答題方可有章可循。
•第三步,真題演練,形成答題思路體系
實踐出真知。到了沖擊封頂期,多數考研黨思維模式、知識架構都建得差不多了,到了扎身題海的時候。重點就是分析題型、總結答題技巧、形成自己的答題思路,攻克考試難點。無論復習到何種程度,此刻都要拿出真題,進行實戰演練。在不斷的做題中,總結不足點,然后按圖索驥,回到第一、二步筆記中找尋。若實在難點重重、不善總結分析、對提升準確率毫無頭緒,不妨求助下專業的考研輔導老師。
紙上得來終覺淺。沖刺階段,大家千萬不要小覷"錯題集"的作用。大量的真題轟炸下,僅對照答案解析深化印象遠遠不夠,只有及時建立錯題集,依賴"爛筆頭"才能真正的實現"好記性",慢慢提升答題準確率。
•第四步,查漏補缺,揣摩高分技巧(直到考前一天)
畫龍需點睛。復習依據是第三步的"錯題集",并翻閱報考院校近3年導師的學術論文,了解其研究方向。我們要利用最后期限再對專業課進行系統排查,提升知識點的精準度。說白了,就是琢磨高分技巧,自己答案與標準答案對照,從答題的全面性、扣知識點的準度等找出失分原因。多翻歷年考研真題,揣摩下考試規律,最后階段就根據"考點"與錯題集復習。
Copyright? 2009-2020 北京學之府教育科技有限責任公司 (xuef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