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考研人數每年都在飆升,考研或許已經不是升學、深入研究的方法渠道,似乎成了大學生的單一選擇,也成了大學生畢業前的標配,成了互相攀比的一種,不僅比誰考誰不考,還要比誰成績高,誰上的學校好。考研這座獨木橋上人滿為患,而A區的考研人數更是不斷上漲。
A區大都是教育強省,教育資源豐富,“雙一流”、“985工程”、“211工程”學校也多集中在A區,同樣,正是因為各方面優秀,競相考取A區名校的學生很多,競爭很激烈,而B區相對來說教育稍弱,競爭小,分數線也會比A區低2-8分。很多人上研究生就是為了有更好的發展,希望提前在學校內就享受周邊的資源,分數不夠就再復習一年,一定要上A區的學校。今天我們來看一看調劑到B區的同學過的怎么樣,看看你適合二戰還是調劑。
某同學本科在運城學院,學校屬于二本末尾的那種,學的是數學專業,在大三也開始準備考研,在復習了一年后分數比A區分數線低3分,她想過二戰,但是二戰的不確定因素更多,沒人能預料一年后的考研形勢,誰知道能不能比今年強,自己也需要用一年的時間和精力打這個賭,心態肯定會受影響,壓力也很大,于是在權衡利弊后她選擇了調劑,調到了西藏民族大學。經常在朋友圈分享她的生活,她在實習之后決定回到家鄉當一名普通的人民教師,奉獻于教育事業。
說到這里,大家應該清楚自己該不該調劑了,如果你符合以下三點,可以選擇再戰。
一、 下了必勝的決心
在面對自己初次考研失敗的時候,沒有過多的挫敗感,堅定地選擇二戰,或者自己本來就想的是第一次先試試水,已經做好了二戰的準備。
二、 心態穩定
再戰一年不會對自己的心態產生影響,心理壓力不大,發揮穩定的人可以選擇再復習一年。
三、 知己知彼,了解自己的實力,了解院校的考試內容和方向
“知己知彼,百戰不殆。”不了解敵人的是送死,不了解自己的是盲目。首先對自己的實力了解,知道自己認真復習后能達到怎樣的水平,是否可以超過心儀院校的分數線,其次是了解院校的要求,公共課分數有沒有特別的高要求,專業課考的方向和方式是怎樣的,是否與自己的答題習慣相符。
Copyright? 2009-2020 北京學之府教育科技有限責任公司 (xuef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