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就業壓力的增大,越來越多的人把希望寄希望于提升學歷。考研大軍的隊伍也在一年一年的不斷壯大,那么2020考研會是怎么樣呢?下面就為大家介紹一下:擴招5%?20考研五大形勢變化解讀!
1、招生人數和報考人數再增高
此前,教育部公布的《學位與研究生教育發展“十三五”規劃》中指出:中國2020年將建成亞太區域研究生教育中心,在學研究生總規模將達到290萬人,專業學位碩士招生占比達60%左右。
保持研究生規模適度增長,以此計算,此后每年的研究生擴招增幅近5%。增幅5%這個數據是如何得出的呢?以2017年為例來看一下:2017年全年研究生教育招生80.5萬人,在學研究生263.9萬人(包括推免和博士),畢業生57.8萬人。
根據2020年在讀研究生招生290萬人,按此推算,每年招生人數的增幅近5%。同時,報考人數的數據卻是這樣的:
全國考研人數總數:2016年全國考研人數177萬,2017年較16年增長24萬達到201萬,2018年較2017年增長37萬達到238萬,2019年報考290萬,加上考研的熱度一直飆升,2020考研報考人數必定突破300萬。
2、學碩難度加大,專碩越來越熱
從“十二五”規劃開始,教育部即提出積極發展專業碩士研究生教育,且在招生名額上有所傾斜,所以專碩規模擴大是必然趨勢。
從2011年到2016年我們專業碩士的招生比例已經從以前的32%上升到47.41%。從18考研各地報考人數統計情況來看,多地專碩報考人數已經超過了學碩:
2017年北京報考專碩人數首次超過50%,達到52.2%;2017年湖北省報考專碩人數為58097人,比去年增加7108人,并首次超過了學碩報考人數。
2020年考研的人數將繼續增加的同時,報考專業碩士的比例也會保持持續增長。在2016年全國考研報考人數中,專業學位考取概率為0.27,學術學位考取概率為0.35。
從這報錄比這項數據來看,同學術碩士相比,專業碩士考取難度更大,且隨著專碩越來越火,其考取難度有持續增長的態勢。
需要注意的是,報錄比僅僅是碩士考取難度的參考因素之一,考生不可過度參考報錄比數據。研究生考試報名時人數眾多,能夠真正去到考場上的人數會大打折扣,考生一定要搜集好目標院校和專業的考試難度、錄取情況等方面的信息,切忌在信息了解片面、不足的情況下盲目報考。
伴隨專碩招生人數不斷上升,學碩的招生名額逐漸減少,還有大家不要忘了推免生也是越來越多而且更傾向于學碩。尤其是對于那些有志于報考北上廣一線地區的985、211的同學來說,無疑加大了難度。
報考專碩的同學一定要認真分析自己的優缺點及擅長,了解本專業專碩與學碩的培養區別、目標院校專碩與學碩的錄取分數線的差別、學費獎學金等這些因素,考察之后再確定報考專碩還是學碩。
3、工科類專業考生更容易考上研
近年來全國碩士研究生的報考競爭度、錄取難度整體呈下降趨勢,到2016年達到3:1。從招生上來看,工學招生比例最大,占36%,管理學次之,占比14%,第三是醫學,占比12%。與此相對應的是,高校專業的報錄比數據,工學類報錄比相對較低,而管理類、經濟類等專業報錄比相對較高。
主要原因是,報考經濟、管理類專業考生大幅增長,而招生計劃增幅穩定。從去年招生信息采集系統數據來看,2018年報名較多的專業為金融碩士、會計、行政管理、法律(非法學)、企業管理、護理學、機械制造及其自動化、工商管理、教育學、設計學。
在考研人數大增的情況下,工科類招生人數遠超過其他專業,而且分數線普遍下降,比如工科學碩國家線竟然降到了260分,英語34分。相反文學、藝術類專業等文科國家線持平或略漲,英語要求也在不斷提高,醫學類的考研難度也越來越高。
4、推免生比例繼續增長
隨著研究生招生制度的逐步改革,越來越多的學校和科研院所有了更多的自主權來選擇招收的學生,知名的高校和科研院所更是如此。
2017年8月,教育部辦公廳發布《關于2017年新增推薦優秀應屆本科畢業生免試攻讀研究生普通高等學校予以備案的通知》,經符合條件高校自主申報、高校所在地省級教育行政部門確認推薦并公示,共有54所高校獲得教育部備案,入選2017年新增碩士研究生推免資格高校,其中遼寧,北京,山東數量增加最多,三省綜合達到13所。
本次推免高校的新增比例達到17.3%,這也是時隔六年后,教育部再次批準新增研究生推免高校,至此,全國具有推免資格高校擴大至366所。
教育部規定,高校招收推免生數量不得超過本單位碩士研究生招生計劃的50%,各專業必須留出一定比例招生計劃用于招收統考考生。但是根據近幾年的數據來看,部分名校推免生招收比例已經接近或超過教育部規定的50%。
5、國家線參考價值下降
除了34所自劃線院校外,其他學校很多也都是出校線,不同學院根據本學院專業招生考試情況制定復試分數線,很多都是高于國家線,尤其是熱門院校熱門專業。所以,國家線也僅僅是能否調劑的標準線。
Copyright? 2009-2020 北京學之府教育科技有限責任公司 (xuef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