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參加考研的同學都有一個目標和理想,那就是考取34所自主劃線院校。可能每個人的目標一樣,但是,真正能夠考進34所自助劃線院校的學生卻不是很多。不是說不想報考,而是這些高校的錄取難度較大,很多考生都被攔在了大門之外,無法前進一步。
34所自主劃線院校的考研復試線相對較低,為什么還有很多同學覺得難考呢?
這一現象的確很是詭異,但按照正常邏輯推理,學校好才會導致錄取分數線高,學校差才會導致學校的錄取分數線降低。而34所自主劃線院校卻是反其道而行之。當我們得知了原因后,也就慢慢釋然了。
一、看不見摸不著的壓分現象。
備戰考研時,一定聽說過考研“水區”和“汗區”的說法,雖然沒有充足的證據證明,但通過多年的碩士研究生的招生考試情況來看,在這些地區確實是有這樣的現象。
而對于34所自主劃線高校來說,更多的學生會認為其也存在著這種所謂的壓分,當然這并沒有高校會表示確實存在,可是面對這種考驗復試線低卻難考的考研現狀,我們有理由將“壓分”扣在這34所自主劃線院校的名上。
正是因為這種情況的出現,于是我們可以看到那些報考985高校的學生,大多數學生的考研初試成績都比較的低,完全不想報考其他高校的初試成績,所以也就導致了這些985高校的考研復試線也隨之而下降了。
二、最為重視的本科出身。
當你報考這些高校的時候,你必須考慮到自己的本科出身,這幾乎是在這些院校復試中必然會考慮的一個問題,除非你自己足夠的優秀,足以用自己的事例來震撼所有的碩士導師。
這些高校之所以會難考,有一個不可忽視的因素,那就是在復試中或多或少的存在著對參加復試學生本科出身的區別對待,在面試環節中絕對會透漏出很明顯的區別對待,于是我們可以看到很多初試排名非常靠前,但是復試成績排名卻一落千丈的原因,這或許就是因為我們所老生常談的本科出生的問題吧!
三、初試試題是真的要比其他高校的難度高一個檔次。
相信很多考研人不會承認這樣的觀點,畢竟同一個專業的考生在專業方面真的不會有太大的差別,但事實是真的很難。
34所自主劃線院校的考研初試專業課試題,在出題角度和出題難度上和一些高校相比更加的刁鉆,所以我們能夠看到一些本來準備報考這些學校的學生,一看到這些學校的試題時,便放棄了報考的打算,原因就是因為太難了。
講述了34所自主劃線院校在舉行考研復試時所遇到的問題,希望上文中講述的內容,可以幫助到大家。
Copyright? 2009-2020 北京學之府教育科技有限責任公司 (xuef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