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3月15日,國家線公布,除了農學和軍事兩個學科與去年分數線持平,其余學科復試分數線基本都上漲了,漲幅在3-15分之間。人數多、考試難、分數高成為了今年考研的現狀,而且,甚至調劑的難度似乎也增加了不少。接下來,一起來看看今年考研的情況吧!
調劑增加難度后,雙一流學生更受歡迎
根據網上公布的調劑信息來看,除了要求達到復試分數線,專業相近,符合國家相關調劑政策等常規要求外,多所高校還有更高要求,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只接受校內調劑,即調劑名額只面向第一志愿報考本校,且達到本校相應復試線的同學;二是部分高校明確規定調劑優先接受雙一流高校的本科生。
如廣州大學公布的2019年考研調劑信息中明確規定,本科畢業學校為985、211高校或“雙一流”高校及學科的優先;調劑到我校全日制攻讀的碩士研究生中來源于985、211高校全日制本科畢業生生源獎勵3萬元/人;湘潭大學規定:申請我校優質生源調劑(除正常調劑政策外,另單設部分2019年全日制碩士生招生計劃,用于接收第一志愿未報考我校的優秀考生調劑)的考生全日制本科畢業于教育部一流大學建設高校(本部)且一志愿報考教育部一流大學建設高校(本部);長沙理工大學化學專業調劑信息中也有本科為雙一流高校學生可直接聯系,非誠勿擾;揚州大學、江蘇大學等高校調劑信息中規定:本科以普通全日制學習形式畢業于高水平大學且報考高水平大學的全日制碩士研究生的優秀考生,具體要求由招生學院確定。
這樣的規定對雙一流高校的同學來說是一個好消息,但是對普通院校考研的同學來說,相當于多了一層限制,少了很多選擇。在今年的兩會上,有高校的代表提出不應把學歷作為就業的門檻,但目前來說,名校的學生在諸多方面具有很大的優勢也是毋庸置疑的事實。
當然目前絕大部分高校沒有類似規定。但是2019年考研人數大幅增加,國家線上漲,高分考生多也是實際情況,即便是滿足調劑的要求,調劑成功的難度也必然會相應增加。面對越來越難的考研形勢,考生該如何應對。
復試、調劑需認真準備,保持好心態
走到目前這一步,考研的同學都相當不容易,不管學校的條件如何,都要認真做好自己的事情。復試近在眼前,做好各方面細節準備尤為重要,比起初試,復試更看重個人的綜合素質,在短時間內,能夠明顯改善的還是自己的儀表,表達,答題的思路等,結合往屆復試的場景,事先的演練也許會有較大幫助;當然,事先做好最壞的打算,提前留意一下調劑信息,也可能會幫到自己。我的一位學生,考研報的本校,也順利進入了復試,但是今年競爭確實非常激烈,他復試表現不理想,最終沒能別錄取,知道結果才慌慌張張來問:老師有什么辦法?原本以為考本校進入復試后就是十拿九穩的事情,所以他壓根沒調劑的事情,結果出來后自己就慌了神。
不死磕名校,考研也要量力而行
2019年報考研究生的同學中,有大量二戰,甚至三戰的考生,前兩天看到一篇文章:三戰失利,我還要堅持嗎?因為想上一個好的大學,考一個好一點的專業,連續幾年考研失利,確實很讓人沮喪。浪費了兩三年時間,錯過了就業的好機會,就此放棄了自己非常不甘心,繼續奮戰下去客觀條件不允許,而且也確實擔心如果再失敗該怎么辦?
雖然有就業門檻的問題,但是大家都扎堆考研,扎堆報考名校,不但增加了考研的難度,其實也是增加了自己失業失學的風險。讀研也不能解決所有就業的問題,同樣也不是大學生的唯一選擇。如果考研僅僅是為了跨越就業的門檻,如果有合適的調劑機會,不妨認真考慮一下;如果自己盡心盡力了,還是結果不理想,不妨認真評估一下自己的實力,思考一下自己是否真的喜歡做科研,畢竟讀研也不是一件非常容易的事情,近幾天剛有多所高校發布公告,對100余名在規定最大年限內未完成學業的研究生予以退學處理。本科生就業也不一定就處于劣勢,關鍵還是看個人的實力和努力程度。當然也希望企業和社會對學位和學歷多一些理性和包容,讓真正適合科研的人去攻讀學位。
Copyright? 2009-2020 北京學之府教育科技有限責任公司 (xuefu.com) All Rights Reserved